一、成交量陷阱的普遍认知误区
在股市中,成交量被许多投资者视为判断市场趋势的重要依据。然而,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是认为成交量绝对真实可靠,能够准确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。实际上,成交量往往被主力资金所操纵,成为诱骗散户的工具。主力通过对倒等手法,可以人为放大或缩小成交量,制造市场假象。
二、对倒放量拉升:主力的诱饵
对倒放量拉升是主力常用的操盘手法之一。主力通过不断的大手笔对敲,持续放出大成交量,制造买盘实力强劲的假象,吸引场外跟风盘进入。一旦跟风盘涌入,主力便趁机出货,实现盈利。这种陷阱往往让散户误以为市场趋势向好,从而盲目追涨。
三、利好利空消息的利用
利好利空消息是股市中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。然而,主力资金往往能够提前掌握这些消息,并利用其进行股价操纵。在利好消息公布前,主力通常已经拉高股价;而在利好兑现时,则顺势放量上涨,趁机减仓或出货。同样,在利空消息出现时,主力也可能利用恐慌性抛盘打压股价,制造市场恐慌,从而低位吸筹。
四、逆市放量上涨的陷阱
逆市放量上涨是另一种常见的成交量陷阱。当大盘下跌时,某些个股却逆势上涨,放量上攻。这种异常表现往往吸引投资者的眼球,引发跟风买入。然而,这种逆市上涨往往是短暂的,之后股价往往会加速下跌,让跟风买入的散户陷入深套。
五、缩量跌不深的麻痹策略
成交量萎缩通常意味着抛压减弱,但这也是主力资金常用的麻痹策略。在股价累积升幅巨大的情况下,主力可能利用缩量阴跌的方式缓慢出货,让高位套牢的散户产生麻痹思想,错过及时止损出局的最佳机会。这种陷阱往往让散户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深套。
六、除权填权的诱骗手法
除权填权是主力资金在个股大比例送红股、用公积金转送或配股消息公布前后常用的操盘手法。在除权前,主力通常会将股价炒得很高;而在除权后,则利用填权行情炒作和散户追涨心理大幅拉抬股价,趁机大肆出货。对于除权的个股,投资者必须进行复权处理,以避免掉入陷阱。
股票复盘网小结
成交量作为股市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,往往被主力资金所利用成为诱骗散户的工具。通过对倒放量拉升、利好利空消息的利用、逆市放量上涨、缩量跌不深的麻痹策略以及除权填权的诱骗手法等多种手段,主力资金在股市中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成交量陷阱。因此,投资者在分析成交量时必须保持警惕,结合市场趋势、基本面和技术面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,以避免掉入陷阱。在股市中,理性分析和谨慎投资才是稳健盈利的关键。